返回项目列表

百度"爱采购"搜索链路转化率提升

通过行业化表达策略,针对化工行业差异化互体验,搜索深转率提升近3倍

C端项目 行业化 数据驱动

项目背景

B2B业务架构

"爱采购"是百度搜索商业化部门-B2B业务的核心产品。其战略定位是承接百度海量的B2B搜索流量,构建一个连接国内供需双方的在线交易平台,从而实现搜索流量在垂直行业中的商业价值最大化

B2B整体搜索业务图

核心挑战

流量红利见顶

流量红利见顶,百度域内搜索流量触及天花板,同时域外获客成本持续攀升。因此业务的重心已从"流量获取"转向"存量经营"。重心转向通过优化全链路转化效率,提升单位流量的商业价值。

解决思路

深耕行业构建专业壁垒

通过深入研究不同垂直行业(如化工、消费品)的用户决策路径与核心诉求,为用户量身定制了差异化的信息架构与交互体验,建立用户的行业信任感,从而有效提升商业转化。

化工行业调研

选择化工行业作为首个突破口。
通过对头部行业平台及论坛进行系统的案头研究,并结合对资深行业专家的定性访谈,来快速提炼出行业的用户特性与决策因子。

行业调研

用户特征洞察

地域敏感性高

化工产品运输成本高,用户更倾向于选择就近供应商,地域信息是重要决策因素

专业参数依赖

对产品的技术参数、纯度、规格等专业信息有强需求,这些信息直接影响采购决策

价格透明度要求

化工采购通常涉及大宗交易,价格敏感度高,希望快速获取价格信息进行比较

设计原则

决策信息前置

优先展示决定用户'是否询盘'的核心参数与资质

信任感构建

通过强化品牌、认证等信息,降低用户的决策风险

基于用户决策漏斗模型,在"引起注意 → 诱发兴趣 → 刺激欲望"的每个关键节点,精准地设计信息触点引导用户转化。

调研化工行业专业化表达

方案设计

搜索卡片

1. 流量承载:卡片架构重构
设计思路: 我们洞察到B2B用户的搜索行为兼具"信息查找"和"采购寻源"的双重意图。为此,我们将搜索卡片创新性地设计为"知识区+商品区"的混合布局。
实现方式: "知识区"通过专业问答、行业资讯等内容吸引信息型流量,建立初步信任;"商品区"则直接展示核心商品,承接交易型流量,确保一张卡片能同时服务于两种高价值用户
2. 信任感构建:专业化呈现
设计思路: B2B决策重度依赖信任。我们通过视觉和信息的专业化,快速建立产品在用户心中的专家形象。
实现方式: ① 参数模块化: 将化工产品的核心技术参数进行结构化、模块化展示,一目了然。② 资质强认证: 在卡片显著位置增加"供应商资质认证"等标识,以第三方背书增强用户信任感

商品落地页

1. 决策信息前置:提升信息展示效率
设计思路: 摒弃C端产品中常见的装饰性、营销性元素,让页面回归"专业资料"的本质,提升信息获取效率
实现方式: ① 精简头图: 大幅缩减不必要的装饰性头图,让产品核心信息在首屏即刻呈现。② 参数前置: 将用户最关心的行业参数、技术规格等专业化内容前置,用"干货"快速留住专业用户
2. 营销组件:在关键节点设置"抓手"
设计思路: 预判用户在浏览页面时可能的流失节点,策略性地部署转化组件
实现方式: 在关键节点(如首屏、功能介绍后、页面底部)设置不同形式的转化组件(如"获取报价"、"联系厂家"、"在线咨询"),有效降低页面跳出率,提升线索转化机会

我们认为,搜索结果卡片的信息呈现效率是影响用户点击转化率的最关键因素。存在分歧:地点和价格哪个才是最大关键的决策要素?
我们设计了新卡片(三类分别强调不要要素),以'深转率'为核心观测指标,选择部分关键词灰度实验,和原卡片进行对比

整体方案示意

项目回顾

AB测试结果

测试结果

新化工卡深转率(深转量/页面PV)实验组1强调地域显著高于对照组,略高于基木鱼同行业

2.823%
最优转化率
0.894%
对照组
316%
相对提升

收获反思

收获

1. 掌握了数据驱动的精细化增长方法论

本项目让我完整地经历了一个以A/B测试为核心、数据驱动决策的C端增长项目

2. 建立了可复用的增长模型

通过对特定行业的深度研究,提炼其用户特征和决策范式,并将其产品化为行业专属模板,可有效提升该垂直领域的转化效率。该模型可被快速复制到其他行业

3. 锻炼了在大型组织中的跨部门协同与沟通能力

成功地协调了百度大搜UE、大搜产品、搜索电商UE等多个核心团队的资源,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

反思

1. 大公司跨部门协作的核心在于利益对齐

后续时间: 在化工行业成功后,曾尝试将此"行业化"方案推广至流量大10倍的消费品行业。但该方案因与搜索电商部存在约25%的搜索词(Query)重叠,导致大搜产品团队对"同一Query下出现两张相似卡片"的用户体验提出质疑,方案在多次评审后被搁置。

原因分析: 方案受阻的根本原因,在于触及了大型组织中的KPI冲突。在推动跨部门的重大项目时,不能仅仅自下而上地寻求功能层面的认同,而必须先自上而下地争取高层支持,在公司战略层面将项目定义为"共同目标"